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题库
第一次形考任务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
(1)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?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?
(2)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。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?
(3)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?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?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。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,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(1)—(3)部门与(4)-(8)部门在总产出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?
本次作业的说明:
(1)本次作业以非实时网上讨论(课程论坛发帖)的形式进行,可在上述讨论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讨论;主要发言字数为800字左右。
(2)任课老师根据发帖内容进行成绩评定。形考任务二
题目1
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:(20分)
(1)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:
(2)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;
(3)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,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
题目2
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:(20分)
(1)总产出15000亿元;
(2)最终消费8110亿元,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,公共消费2510亿元;
(3)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,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,库存增加24亿元,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;
(4)出口1200亿元;
(5)进口1060亿元;
(6)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;
(7)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;
(8)生产税610亿元;
(9)生产补贴15亿元;
要求:
(1)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、中间消耗、营业盈余;
(2)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。
题目3
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“收入形成帐户”和“原始收入分配帐户”之间的关系。
题目4
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:(25分)
(1)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
(2)解释以下指标:
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:
农村居民纯收入:
恩格尔系数:
(3)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:
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:
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:
题目5
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,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,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,银行存款860亿元,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,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。(25分)
计算:
(1)居民储蓄额
(2)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;
(3)居民的金融负债额
(4)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、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,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。
期中测试一、单项选择题(共 20 道试题,共 100 分。)
一、单项选择题(共 20 道试题,共 100 分。)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,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( )。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( )。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( )。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,最综合的分类是( )。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( )。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,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,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,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,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,则其营业盈余是( )亿元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( ) 服务的特点是( )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( )。 完全消耗系数是( )。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,表明( )。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.15,说明( )。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( )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( )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,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,消费等于430元,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,个人储蓄为40元,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( )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。该交易属于( )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,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( )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,正确地说法是( )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( )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( ) 形考任务三
一、作品题(共 1 道试题,共 100 分。)
题目1
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,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,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、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、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。
本次作业的说明: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,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,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,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。
形考任务四
一、作品题(共 1 道试题,共 100 分。)
题目1
作业内容: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,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。(题目自拟,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。)
|